長測時間:2013/8/10~2014/2/10 | 測試周期:6個月起終里程:9,500~23,000km | 累計里程:13,500km 凱迪拉克XTS是新車評網開展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豪華車的半年長測。在這半年里,我們以XTS“車主”的角色體驗
長測時間:2013/8/10~2014/2/10 | 測試周期:6個月
起終里程:9,500~23,000km | 累計里程:13,500km
凱迪拉克XTS是新車評網開展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豪華車的半年長測。在這半年里,我們以XTS“車主”的角色體驗到開豪車的“享受”,生活品質也著實有了提升。當然我們知道,但凡價錢上到一定“級別”的車子,其性能和享受肯定也差不到哪兒去。豪華車的較量,或者說消費者的選擇出發(fā)點,還是產品的實際體驗特色和品牌給用戶的感情感受。在這篇長測總結里,我們也將圍繞這兩點進行闡述。
一、有新意、有特色的形象
【碩大的體型+特殊的比例,讓XTS變得相當“起眼”】
XTS是一部尺寸碩大的行政型轎車,車長超過5.1米,論占地面積,它絕不輸給德系對手,而且我們這臺白色看起來更加顯大。XTS被詬病的是軸距較短,“只有”2.83米,而德系對手的“L版”車型軸距 都逼近3米。因為軸距短,XTS的車身比例有些怪,車頭顯得短,拖著一個長長的尾巴。我們這臺頂配版配備同級超大的19寸輪圈,使車子的“腿腳”看起來更是非常強壯。 此外,XTS的前臉有著端莊大氣的隔柵、富有科技感的豎立條狀行車燈;尾燈是極具識別性、近看還頗有未來感的刀鋒切割形狀……總之,凱迪拉克XTS的外形在很大程度上有異于德系同級對手,也許德系車型奠定了大部分中國人對“行政級豪華車”的審美觀,但與XTS相處半年,它確實是一部經久耐看、不時能給你點新 鮮感受的車子。
XTS是豪車陣營的新兵 ,在街上并未“隨處可見”。這對一部分買家來說是缺點(因為身邊的人的認知度可能不夠高),但肯定也有一部分買家認為這是優(yōu)點,因為更能彰顯獨特的個性和品位。
二、人機界面的開創(chuàng)性與易用度
【CUE的界面確實有一個從摸索到“耍酷”的過程】
XTS的內飾開創(chuàng)了凱迪拉克的新時代,這一切源于中控臺上的CUE人機交互系統(tǒng)。通過一個類似iPad的高清、全觸摸還帶有力反饋的操控界面,能夠控制車上大多數(shù)功能。為了強化科技感,連中控臺上的空調、音量等基礎功能也用上了無實體按鈕的輕觸式面板。這使得XTS的車廂無論是初步印象還是長期使用下來,都時刻給人一種新潮的科技感。論體驗,它這套CUE系統(tǒng)經過一兩個月的熟悉后,其實真的不復雜,那些觸控按鈕初用手感有點怪,但用幾次便能習慣。CUE系統(tǒng)的功能潛力很大,目前最大缺點是菜單觸控、反應的速度比較慢,達不到令人愉悅的水平(據(jù)說后期的XTS已經進行了速度升級)。
【抬頭顯示很先進;四種差異很大的儀表界面讓你對車子保持新鮮感。】
【關乎駕駛的基本操作保持傳統(tǒng)方式,很易上手?!?/P>
除中控臺外的 一些常用界面也有鮮明的科技感,例如有四種不同界面的全液晶儀表、非常清晰的抬頭顯示,還有每次開關都讓人頗有“成就感”的輕觸式中控臺儲物格。但我更欣賞XTS在基本駕駛環(huán)節(jié)保留了最傳統(tǒng)操作方式的做法:它的擋桿是機械式卡位擋閘,方向燈和雨刮都是機械式而非電子式的,電動手剎也需要人手按下才工作(但能自動釋放)。這使得這輛車開起來很“正常”,沒有 任何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操作。
三、車廂工藝擺脫了“老美”印象
XTS的內飾做工、用料配得起豪華車身份,儀表臺、門壁板、中控臺都鋪上大面積的皮革,縫隙、縫線也很整齊,和美系車“大大咧咧”的老傳統(tǒng)已經劃清了界線。我們知道豪華車的車內“氛圍”好壞是 見仁見智的,有些人會覺得XTS的氛圍始終不及德系對手,但我認為XTS車廂內兩個大大的液晶屏,加上LED夜照燈和氣氛燈帶,搭配出來的氛圍也相當上檔次,尤其在暗處時的檔次感特別出彩。
真正在使用期間影響到“車主”心情的是后座腿部空間。當然單獨來看它并不小,長期使用下來,常坐在后座的家人也從未抱怨過空間;但如何跟加長軸距的德系同級車相比,XTS的后排還是明顯不夠氣派,以YYP一米七的身高 ,坐在后座上想扮老板翹個二郎腿也不太容易。所以長期相處下來,XTS給我們的最大遺憾就是沒能讓人過一把在后座當“老板”的癮。
四、裝備上檔次但仍有遺憾
我們這臺XTS頂配版不乏一些很高級的配置,例如安吉星導航、14聲道Bose音響、電動調節(jié)方向盤和記憶位置、全景天窗、后座獨立多媒體系統(tǒng)(還附帶左右獨立的藍牙耳機)等。特色裝備有遠程啟動和加熱/制冷座椅、離車時自動鎖車、加熱方向盤,以及信息超豐富的行車電腦。它的主動安全系統(tǒng)可以提醒跟車距離是否過近,偏離車道或后方盲區(qū)有障礙物時會通過座椅震動來警示駕駛者,這些功能 都有實際使用價值,也著實提升整個用車的體驗。
不過人是貪心的。作為一部頂配車型,我們覺得XTS還應該加上:駕駛座椅的包裹度調節(jié)(寶馬5Li就有了)、ACC自適應巡航、后座靠背角度調節(jié)(當然必須是電動)。如能加上這幾樣,這車才稱得上是同級 中頂尖的科技和享受。
五、世界一流的動力系統(tǒng)
XTS的動力系統(tǒng)是長測期間給我們的大驚喜。本來2.0T的動力規(guī)格在同類車中只屬入門檔次(奧迪A6L和寶馬5系Li都以2.0T作為最便宜的動力),但凱迪拉克將最新、最好的2.0T發(fā)動機率先裝在XTS上,它不但功率、扭矩數(shù)字明顯拋離對手,實際運作的靜音、震動乃至動力輸出平順性 和響應性,都確實極出色。XTS的加速力很強,油門輕快,起步時從印下油門的第一瞬間起,就有充沛動力輸出,而且發(fā)力持續(xù)感很好,也沒有任何渦輪介入的突兀感。2.0T的規(guī)格用于這臺“大車”上的實際表現(xiàn)可說有些神奇,日常駕駛很少需要深踩油門,動力 就能既輕快又有高級感,想要大腳油門加速時,提速表現(xiàn)也相當了得。
XTS的6速自動變速箱受到“千夫所指”,從長測半年的感受來說,我們可以對得住良心地說:多數(shù)人都太過“以規(guī)格論英雄”了。沒錯6AT在一眾7AT、8AT、雙離合對手面前是規(guī)格最低,但實際的長時間、各種路況駕駛中,我覺得XTS這臺變速箱已 表現(xiàn)得可以接受:一來它沒有妨礙那臺2.0T發(fā)動機出色動力的發(fā)揮,任何時候你想加速,動力就來得很迅速很給力;二來暢順性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沒問題,只 是粗暴些駕駛才有感覺得到的換擋突兀動作,但事實上那些擋位更多的變速箱也會有類似的狀況。最后是XTS 2.0T配上6AT后,噪音、油耗都不高,這一點下面會說到。
所以我認為,批評6AT不先進可以,但批評它在XTS上表現(xiàn)很差,我覺得是有失公允的。在駕駛XTS的半年里,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忘掉了它有幾個擋位的 ,變速箱那個運動模式以及手動換擋模式也極少用。話說回來,這真的要歸功于那臺2.0T發(fā)動機的出色特性,一臺好的發(fā)動機,能將變速箱的負擔(和責任)減輕許多。
六、“新通用”風格的操控與乘坐
我們此前做過的對比測試(見這里)中已指出,XTS的操控是同級車里上乘的,尤其是既輕又靈敏 的轉向感,讓這臺碩大的車也能輕描淡寫地拐彎,這一點肯定有別于很多人對凱迪拉克的印象。底盤、懸掛系統(tǒng)也很出色,偏硬的支撐使得急加速、急剎車和急轉彎時 車身很安穩(wěn),不會有軟腳或漂浮的感覺。MRC電磁懸掛、后輪空氣彈簧以及大輪胎,都是有利于行駛品質的好東西,所以日常大部分時候濾震表現(xiàn)都足夠高級,乘坐感很體面。 總體而論,XTS的底盤動態(tài)性格與德系車(尤其是進來中國后刻意調軟的德系車)有些不同,但水平也是世界級的。唯一可挑剔的是,偏硬的懸掛在快速沖過減速帶時沖擊來地有點直接,在顛簸路上路感傳遞也 頻繁一點,這些特性未必能討好一部分“老派”的用戶。
上述評價好像與大家對一臺純美國血統(tǒng)豪華車的印象有些出入,但事實上這就是通用新一代車型的一致風格——底盤扎實有功力,操控輕巧靈敏,同時又能較好地兼顧舒適性。最后要強調的是,XTS只有高配版才配備MRC懸掛和后空氣彈簧,普通版本的機械懸掛和18寸輪胎行車風格肯定會有不同,而我們至今還沒有體驗過那個版本。
這車駕駛特性上還有一點值得“吐槽”的,就是油門踏板特別靈,但剎車踏板反應卻挺遲鈍,兩者反差較大。并不是說剎車不給力,只是初段為了不“過敏”、保證舒適度而調得較虛,要踩得比較深才有反應。這是須時適應的。
七、實際油耗
上一篇日記已經公布并總結了XTS在長測半年里的真實油耗,它在我們手里的總平均油耗為10.9L/100km??紤]到這車的體型、檔次、裝備水平,以及它的動力表現(xiàn),這個油耗成績比“合理”還要更優(yōu)秀些,堪稱實現(xiàn)了極佳的效率。要知道XTS并沒有用上德系車的一些省油新法寶,如自動啟停、制動能量回收等,變速箱是傳統(tǒng)的AT,輪胎也是同級車中最寬大,依然有如此出色的油耗,只能再次說明它那臺發(fā)動機實在是非常先進。
八、維護與可靠性
【“鼓包”犧牲的輪胎是XTS長測半年里的唯一一次維修】
XTS在我們手中6個月整、行駛了1萬3千公里,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機械故障,除了拿車后不久因為高速過坎毀掉了一條前胎(見這里)。唯一可以說說的“毛病”,一是內飾在前排手套箱附近有細微雜音(但我們找不到出處);二是CUE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一次(就一次)自己無端重啟;三是鑰匙放進尾箱內的感應偶爾不靈,導致我們有一回把鑰匙鎖進了尾箱內,幸好有安吉星“救駕”遠程開鎖。
XTS的廠方規(guī)定保養(yǎng)間隔里程為7500公里,但我們將這個間隔延長到了1萬公里,事實體驗XTS的發(fā)動機和整車狀態(tài)應對1萬公里的保養(yǎng)間隔都不成問題。在4S店進行換機油、三濾的常規(guī)保養(yǎng)收費為1130元,但普遍提供3年或10萬公里內4次免費保養(yǎng) ,保養(yǎng)間隔和費用,以一臺標準豪華車來說都很能令人接受。比費用更大的驚喜是凱迪拉克的服務水平,4S店的硬件、軟件(就是人員素質和服務流程)都相當不錯,有些方面甚至超越業(yè)內被公認 很好的雷克薩斯,這是通過這回長測凱迪拉克,我們的一大收獲。
九、半年總結
XTS作為上海通用國產的凱迪拉克車型,承擔著為凱迪拉克提升銷量、開拓新市場的任務;更直白地說,XTS的目標是躋身主流的豪華車市場,搶占奧迪A6L、寶馬5系Li的份額。后者月銷雙雙過萬臺,說明這個市場十分巨大。XTS在2013年度的月均銷量約2000臺, 距離“主流”還很遙遠。但長測期間,我們親眼發(fā)現(xiàn)身邊的XTS越來越多(而且白色的比例似乎最高),而且能見度已經超越過去任何一款凱迪拉克轎車。 除了因為廠方加強宣傳推廣外,XTS本身的素質不俗是主要內因。
當然,XTS也未能全方位地壓倒對手,只能說,它和對手們(具體是指同級最強的那一兩個對手)一樣,有不少獨特、獨門的引人入勝之處。XTS的買家應該是 懂得欣賞車、同時又不那么追求“主流”的人。如果你是這類人,你問我們XTS怎么樣,我們會很肯定地回答:車是好車,可買!
下一篇將是“鮮花雞蛋”表格總結,敬請繼續(xù)關注!
顏宇鵬
@22978km

看本車其他長測文章
我們都做了哪些車型的長測
- 比亞迪海豹(2)
- 二手起亞獅跑(3)
- 現(xiàn)代菲斯塔純電動(3)
- 豐田卡羅拉(4)
- 蔚來ES6(5)
- 廣汽豐田iA5(15)
- 領克01(15)
- 豐田雷凌雙擎(12)
- 豐田C-HR(12)
- 二手福特??怂?/a>(12)
- 別克2018款昂科威(15)
- 別克閱朗(15)
- 長安睿騁CC(16)
- 長安CS95(10)
- 雪佛蘭探界者(15)
- 廣汽豐田漢蘭達(12)
- 廣汽本田雅閣混動(7)
- 江淮瑞風A60(11)
- 寶駿510(11)
- 東風風行F600(6)
- 東南DX3(11)
- 謳歌CDX(11)
- 別克昂科威(11)
- 雪佛蘭科沃茲(17)
- 長安CX70(16)
- 奇瑞艾瑞澤5(16)
- 長安CS15(16)
- 東風風行S500(11)
- 別克新君越(11)
- 雪佛蘭邁銳寶XL(18)
- 北汽幻速S6(31)
- 長安歐尚(12)
- 長安福特金牛座(8)
- 樂風RV(11)
- 長安悅翔V7自動擋約駕(9)
- 海馬S7(26)
- 長安馬自達CX-5約駕(10)
- 廣汽傳祺GS4(51)
- 東南DX7(20)
- 吉利博瑞(45)
- 別克威朗(32)
- 寶駿560(40)
- 凱美瑞資深課堂(7)
- 斯巴魯全新傲虎(58)
- 觀致3SUV網友約駕(17)
- 別克新英朗(20)
- 江淮瑞風S5(32)
- 長安悅翔V7(31)
- 比亞迪G5(9)
- 風行景逸S50(19)
- 江淮瑞風S3(23)
- 雪佛蘭新科魯茲(37)
- 奇瑞瑞虎5(51)
- 廣汽豐田雷凌(45)
- 長安馬自達3昂克賽拉(29)
- 東風日產新奇駿(16)
- 比亞迪秦(16)
- 鄭州日產NV200(16)
- 上汽通用五菱寶駿730(57)
- 納智捷優(yōu)6(52)
- 長安CS75(43)
- 奧迪A6L(34)
- 海馬S5(15)
- Jeep自由光(19)
- 觀致3(40)
- 廣汽豐田致炫(36)
- 新車評網致炫賽車隊(236)
- 廣本九代雅閣(41)
- 長安福特新蒙迪歐(17)
- 上海通用別克昂科拉(16)
- 東風風行景逸X5(41)
- 奇瑞艾瑞澤7(41)
- 北京現(xiàn)代全新勝達(44)
- 廣豐漢蘭達邊境行(25)
- 長安馬自達CX-5(19)
- 五菱宏光S(41)
- 榮威550(16)
- 廣汽傳祺GS5(20)
- 東風雪鐵龍C4L(45)
- 華晨寶馬X1(7)
- 上汽通用五菱寶駿630(16)
- 海馬M3(10)
- 科魯茲賽車(67)
- 上海大眾新桑塔納(47)
- 北京現(xiàn)代朗動(15)
- 比亞迪速銳(11)
- 上汽MG5(14)
- 納智捷大7 SUV(37)
- 別克英朗GT環(huán)中國路試(54)
- 吉利全球鷹GX7(40)
- 廣汽豐田凱美瑞2.5(11)
- 奇瑞瑞麒G3(41)
- 別克君越混合動力版(14)
- 上海大眾新POLO(13)
- 上海大眾新帕薩特(38)
- 一汽奔騰B50(10)
- 上汽MG6 1.8T(46)
- 新賽歐兩廂1.2L(12)
- 斯巴魯新力獅2.5i(48)
- 東風雪鐵龍C5(47)
- 別克新君威2.0T(27)
- 廣豐漢蘭達3.5L(41)
- 廣本新奧德賽2.4(48)
- 斯柯達昊銳1.8T(48)
- 海馬歡動1.6(37)
- 別克新君威2.4L(40)
- 長城炫麗1.5(42)
- 雪佛蘭新景程(42)
- 蒙迪歐-致勝2.3(48)
- 江淮賓悅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