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影評繼續(xù)來襲——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讓我有很多話想說。
一樣一樣來,排名不分先后。
之前聽朋友說全片地震的場面或者說特效場面的時間只有四分半鐘,我倒是沒計時,不過沒聽說過哪部電影的特效有40分鐘零半分鐘的,精確到半分鐘,估計就像高考政治答題老師們使勁兒給你找分一樣,我們也在使勁兒給唐山大地震找分:是四分半,不是四分鐘。當然,這是中國電影發(fā)展的現(xiàn)況,特效始終是一個瓶頸。一多就假,一假就玩玩兒。馮小剛已經(jīng)盡力了,畢竟預算在那兒擺著,畢竟水平在那兒擺著。這樣的四分半,比未來警察的四十分鐘還好。但也有人說這名兒太忽悠人了,不如叫“唐山大地震后”。我在這里倒是給馮小剛抱個不平。就叫唐山大地震,這名兒很好,電影也很好。
然后是導演。其實這樣的片子不是沒人拍得出來。但是偏偏就是沒人拍。中國電影市場急需一位有影響力的大導演奉獻出這樣一部電影,從而宣告——中國電影還有救。奧運會開幕式如果交給馮小剛估計得吹,交給張藝謀是對的,但是張藝謀現(xiàn)在好像干回了攝影師的老本行,從一種顏色到另一種顏色,樂此不疲,渾然不覺。至于陳凱歌,仿佛一部霸王別姬就耗盡了他全部的精力,如今飄忽不定。所以,中國電影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師只剩下馮小剛一人還在獨自戰(zhàn)斗。沒有走歪路,甚至是退路。這點本該是一個大師應該做的,但是現(xiàn)在卻顯得那么難得。能在如今的多事之秋送上這樣一部不矯情不空洞不2的電影,實在是很不錯。說到2讓我想起葉問2和黃曉明。有人對葉問2的一句話概括是:其它人繼續(xù)負責葉問,黃曉明負責那個2。聽得懂北京話的人這時候估計正在哈哈大笑,別笑,應該擔憂才對,因為中國電影的一大部分,已經(jīng)奔著這條歪路去了。
演員。比較欣賞陳道明,比較欣賞張靜初。比較討厭徐帆。至于陸毅之類的,因為出場時間的關系,就忽略不計了吧。欣賞的不多解釋了,因為好,所以欣賞。說說討厭的原因。就像語言一樣,雖然客觀上我得說任何語言(聽得懂的聽不懂的有系統(tǒng)有結(jié)構(gòu)的沒系統(tǒng)沒結(jié)構(gòu)的)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但是主管上我的確對某些語言不太喜歡,包括唐山話。也如同對語言一樣對演員也是如此,徐帆也在列。所以可以想象當徐帆說上唐山話的時候,我的觀感是有多揪心了。這點也不多解釋,主觀上的東西,都不太好解釋。
畫面。我對兩個場景印象比較深刻。一是方登被埋在石板下無能為力的把所有對生的渴望都寄托在用力敲打石塊的時候,她想喊,可是喊不出,她的最后的希望和力量就是不停的敲著石塊,對她來說,全宇宙唯一的聲音就是這敲打的聲音了,可是對外面的人來說,什么都聽不見,近在咫尺卻什么都聽不見。這是悲劇的對比。然而媽媽的話卻無比清晰的傳到她的耳朵:救弟弟。這一刻,所有的信念一下子轟然倒塌。哀莫大于心死,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親耳聽到了這死亡的宣判。在她無比渴望生存的時候。這是一。第二個場景是小姑娘本來已經(jīng)“死”了卻突然醒來,緩緩坐起來的時候(這個時候作了慢鏡頭處理),我已經(jīng)開始在屏住呼吸地猜測后面即將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了。心跳居然急促起來。
最后說一點感想。也許是大勢所趨的緣故,這類電影往往都是團圓的結(jié)局。換做是我做導演,我會一直讓方登狠她母親,也不會出現(xiàn)類似“媽我恨了你30年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之類的話。每學期開學買兩本課本怎么了,西紅柿洗干凈了怎么了,天天對著照片愧疚怎么了,守著一間破屋子免得亡魂回來找不到路又怎么了。。。。。人都死了,做這些有什么意義?如果說姐弟二人只能選擇一個的時候,無能為力只能選一個,這一點有待商榷,但是電影開始,當只有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媽媽還是給了弟弟。我想這是馮小剛對中國傳統(tǒng)家庭觀念的一點看法并把它寫進了電影。但他卻沒有勇氣改變大團圓的這種結(jié)束方式。還有一點感想,是我一直堅持的:不應該讓孩子來演這么沉重的電影,不管是什么目的,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埋下陰影,都是不對的。
(關于最后一段感想,其實很多話想展開說,但是寫啊寫的突然一下子停住了,不能再繼續(xù))
原文寫于2010-08-07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