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今天終于不用長途奔波了,因為玉龍雪山距離麗江古城很近。我們昨晚打面的回客棧的路上問了司機,并包了他的車去玉龍雪山。其實包車就是這么簡單,隨便一輛車一位司機都可以成交,關(guān)鍵是你覺得這個司機比較淳樸就行。雖然我們都喜歡給我們辦事的人聰明一點,可那只是在給我們辦事的時候,在面對我們的時候還是不要那么聰明為好,所以我包車一般都選不太聰明的司機。分段!吸氣!
早上8點,不是出門,是剛剛起床。今天不太趕,可以稍稍睡個懶覺。吃完早飯司機電話來了,出門、上車,向著玉龍雪山進發(fā)。對于這個能夠在夏天看見雪的地方我還是相當(dāng)感興趣的,其實對于能看見雪的地方我一向都很感興趣,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因為在上海也不是每年都能看見雪,而能看見的雪往往都是在天上飄著的,每當(dāng)我一路追蹤到它的降落地點時便杳無音訊了。所以,可以說我是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征程的。分段!吸氣!
車子在飛馳,我的心也在飛揚。不過,我還是沒有忘記一個嚴(yán)重的問題----氧氣!來自零海拔城市的我們從來沒有到過4600米的高度,傳說中的高反壓得我心頭沉甸甸的。雖然早就有了心里準(zhǔn)備,但是出發(fā)前我還是沒有帶氧氣瓶,因為氧氣并不便宜。現(xiàn)在臨近山腳了,想法不知何時就變了,出于安全考慮還是停車到路邊的氧氣站買了5瓶氧氣。氧氣站旁邊有個小賣部,那里的氧氣是35元1瓶,問他容量支支吾吾也講不清楚。出發(fā)前淘寶了一下,15元1瓶,就是飛機不能帶。氧氣站的氧氣是100元1瓶,說是容量很大,并忽悠我35元的吸幾下就沒了。雖然我明知他肯定言過其實,但我也不敢貪圖便宜。想到在山上缺氧暈倒的場景,相比起來,這100元錢在我心中的分量一下子約等于0。于是我掏了500元錢買了5瓶,樂呵呵的帶上了山?,F(xiàn)在想起來是不是笑得有點傻?分段!吸氣!
車子來到了玉龍雪山山門前,工作人員趴到車窗上來數(shù)人頭。古城維護費80元/人,玉龍雪山門票100元/人。交了買路錢小面繼續(xù)前進,沒多久來到索道站售票處,這里排隊的人不少,一排窗口,每個窗口都有50來人在排隊,于是我下車排隊購票,其他人直接坐車到200米遠(yuǎn)的索道站。30分鐘左右買好票,進去匯合后坐上了索道。這是廂型的索道,一個吊廂8個人。上升過程中我們拿出羽絨服套上了,上到3000多米的地方我感覺心跳開始加劇了。不是因為海拔比較高的緣故,而是因為我想到了海拔比較高的緣故。興奮和一絲絲的擔(dān)憂似的我們拿出了昂貴的氧氣瓶,按下閥門,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然后我靜靜地看著兒子,兒子也看著我,
“什么味道?”我試探了一句。
“沒有味道。”兒子搖了搖頭。
“那,有沒有覺得空氣清新了一點?”我還是不死心。
“沒感覺,你覺得呢?”兒子反問了我一句。
“我也沒啥感覺,或許效果是慢慢體現(xiàn)的吧。反正別管了,你就慢慢吸著吧,順便幫我這罐也吸完吧。”下了索道我把氧氣瓶塞給了兒子,一頭鉆進了服務(wù)大廳,給自己買了幾根士力架塞進嘴里彌補一下我受到創(chuàng)傷的幼小心靈。3.76的55g裝士力架賣8元,比起賣氧氣瓶的來真的像是撿到了便宜貨了。
除了大廳,門外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不是想象中的山石臺階,而是木平臺木棧道。所謂的登雪山變成了單純的跑樓梯。山上在下雨,霧氣濛濛的,這個能見度應(yīng)該打開后霧燈了,站停的話還應(yīng)該打開雙閃,記得燈光不要亂用。前面這句話歡迎隨意轉(zhuǎn)帖,為了安全。如果要轉(zhuǎn)帖其它內(nèi)容的話請注明出處,謝謝!
我順著木棧道一路上行,拿出相機對著背景里面隱隱約約的雪山一陣猛拍。雖然能見度很低,但沒有植被的雪山給人一種深幽的感覺,個人感覺很有意境,但照片的畫面卻異常呆板,灰白相間死氣沉沉的。
山上的氣溫是比較低的,因為是陰天,沒有了陽光,山腰的雨點變成了雪花。雪花落在頭發(fā)上久久不愿化去。
山上沒有樹,沒有草,沒有流水,也沒有動物,除了人。這是站在山腰拍對面山峰的畫面,一切是那么的虛幻。常年的低溫致使植物無法生存,沒有了植物,動物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環(huán)境。為了比較清楚地展現(xiàn)景觀,我向著四面從多個角度拍了遠(yuǎn)景,可是所有的畫面從屏幕上看起來都差不多。
不知道為什么對面低處的積雪反而更多,看看我們的腳底下,巖石上面什么也沒有不知道為什么對面低處的積雪反而更多,看看我們的腳底下,巖石上面什么也沒有。不知道為什么對面低處的積雪反而更多,看看我們的腳底下,巖石上面什么也沒有。
很快登上了4600米的高處,忽然想起來我還沒有吸氧呢,趕緊拿過氧氣瓶狠狠吸了幾口。再不吸怎么對得起我那500元錢。不過這個雪山爬得是有夠無聊的,毫無挑戰(zhàn)性。從下索道到上到最高處全是2米寬的木樓梯,每隔幾十個臺階就有一個寬大的平臺以供休息,哪里有一點征服雪山的刺激感,倒是更像一個給老頭老太休息的街心花園。期待中的高原反應(yīng)也是一點都體會不到,爬樓梯也沒有氣短的感覺。這個景點更多的是用眼睛來看,而不是用身體來體驗。
終于在一處山坳里找到了一片雪地,我們激動的翻越欄桿爬下了山坳。雖然雪已經(jīng)不是那么白了,但是湊活湊活還是有的,捏個雪球打個雪仗什么的,把我們消沉的意興帶到了高點。
仔細(xì)看畫面上方,能不能找到雪球?一個正被仍在半空中的雪球。
這次玩?zhèn)€白的雪球,能夠看到積雪還是很不容易的。打雪仗那是小時候的事情了,記得小學(xué)那年寒假,一夜之間積雪可以蓋過腳背,打雪仗、堆雪人真是玩得非常盡興。后來就再也沒有見過能夠堆積起來的大雪了。
山上并沒有其它好玩的東西,10來分鐘后我們就被管理員制止了玩鬧,勒令回到木棧道上。各買了2根烤香腸,吃完開始下山。坐在索道上我強烈要求大家把手里的氧氣吸完,以令我的500元物有所值。于是2個孩子半玩半鬧的把氧氣不知是吸完了還是放到空中放完了。5瓶氧氣用了4瓶,還有1瓶實在沒興趣玩了,第二天被火車站的安檢攔下了,帶著完好的包裝被我扔在了火車站。
4點多汽車返回麗江城區(qū),我們直奔三文魚而去。這是種淡水魚,是虹鱒魚的一種,其肉質(zhì)跟我們平時常吃的鮭魚類的三文魚差不多,所以在這里也被稱作三文魚??诟猩源斡谌聂~,沒有三文魚那么肥膩。不過生吃還是相當(dāng)?shù)拿牢?。我?個人吃了400多元,這個比玉龍雪山有吸引力得多。
玉龍雪山之行就這么愉快的結(jié)束了,由于天氣不好,其它幾個景點也沒有去。明天將離開麗江前往大理,去看一看金庸書中的天龍寺。
待續(xù)。
由于今年出發(fā)時日將近,我盡量趕在這幾天把剩下的大理、昆明、貴州的游記發(fā)完。
另外預(yù)告8探的雷達已經(jīng)裝完,從早上10點到下午5店忙了一整天。目前使用狀況良好,文章可能來不及寫了,等我回來再寫安裝篇和使用篇。盡請期待。
前文的照片已經(jīng)補發(fā)中,可以去“撞車紀(jì)實”中補看照片,謝謝。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