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狂人

話題300條    關(guān)注2431人

+關(guān)注
話題

加滿還是不加滿? 不同加油方式成本差別的初步理論分析

前不久,林晉編輯在XCP上發(fā)表一篇名為:“編輯用車答疑:怎么加油,這是問題嗎?”的文章,里面提到正確的加油方式應(yīng)該是:“如果以市區(qū)駕駛為主的,不見得加滿是好事。從載重與油耗的關(guān)系來看,燃油的負重必然會增加油耗。同時市區(qū)行駛免不了堵車,負重只會令油耗“雪上加霜”。建議加油加“八成”滿,減輕負重之余又不會因為加少油總?cè)フ矣驼尽?amp;rdquo;

這一說法在網(wǎng)上存在已久,但是否正確,目前尚無任何檢測機構(gòu)或汽車媒體對其進行實驗論證。對此說法有如林編這樣認同的,也有很多人持否定態(tài)度的。還有些人覺得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怕麻煩,從不在行動上支持。

我是每次都加滿油的,難道這樣做錯了嗎?

本著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的精神,本人嘗試從理論上去分析每次加滿油與不加滿的油耗差別,有興趣的童鞋們可以看看。

假設(shè)一輛A級車,重量為1250 kg, 市區(qū)內(nèi)行駛百公里油耗為 8 L;一年的用車天數(shù)為360天(休息5天,不過分吧);每天平均行駛距離為50 km,消耗燃油 4 L。

采用兩種加油方式加油,一種為加油時加滿,所加油量為 40 L;另一種加約2/3的方式,為計算簡便,假設(shè)加油量為加滿的60%,所加油量為 24 L。

兩種方式的加油量的差別在于,少加油的車載重輕一點,而多加油的車重一些。按越重的車越耗油的理論,重量是影響油耗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

假設(shè)兩輛車除加油量外,其它的所有條件(乘客,路線,風(fēng)阻,駕駛風(fēng)格,底油)完全一致。則影響油耗的惟一條件為額外載油量。

額外載油量(extra fuel ,EF)= 載油量- 必需油量(L)

每個加油周期,采用不同加油方式,每天必需油量為4L,額外載油量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每次加滿油,40 L,每10天為一個加油周期,每個加油周期總的EF值為 180 L;

每次加60%油,24L,每6 天為一個加油周期,每個加油周期總的EF值為 60 L。

一年的用車天數(shù)為 360 天,不同加油方式的日均額外載油量計算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2可知,每次加滿油,一年中平均每天的額外載油量為18 L;每次加60%,平均每天的額外載油量為10L。

假設(shè)車重與油耗成正比。一輛重1250 kg的車以百公里油耗8L油計算。每千克重量的百公里油耗定義為:

百公里質(zhì)量比油耗(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SFC) (L/kg)

設(shè)每次加93號油,按網(wǎng)上的數(shù)據(jù),93號油的比重為0.725kg/L。每年總的燃油消耗量如下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采用加滿和只加60%的方式加油,一年總的燃油消耗量之差為 6.678 升,以93號油價 8 元/L 來計算(我從不低估兩桶油的無恥程度),可節(jié)省 6.678 * 8 = 53.424元

但是,每次加 60%,一年要多去加油站 60 – 36 = 24次,假設(shè)每次加油時間為 5 分鐘,每年需要多花 24 * 5 = 120 分鐘 = 2小時。

按廣州平均工資4750 每月計算,每月工作 22 天,每天工作 8 小時,則每小時的時薪為:4750/22/8= 26.99元。每年去加油站的這兩小時價值 26.99 * 2 = 53.98元。

由此可見,節(jié)省的油錢其實就是每次加油所付出的時間成本。如果每次加油還需要額外的路程和排隊時間,成本更高。

上述計算方式做了很多簡化,個人覺得理論基礎(chǔ)上應(yīng)該是正確的,但實際用車差異因素太多,不一定符合實際情況。如有異議,請大家指出,我們共同探討。

收藏

2014-05-17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guān)注的部落

登錄關(guān)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