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15年小型車銷量排行和2016年1、2月份的銷量,想從供給側角度談談致炫的問題。為什么挑致炫談呢?因為關注過它,并且從供給側的角度有較高的可談性和可行性。不是車主,說得不對的地方請車主指正。
先看一組數(shù)據(jù)。2015年大眾新POLO銷了163251臺,豐田致炫銷了64724臺,致炫的銷量只是新POLO的零頭,這個差距是巨大的。2016年1、2月份,新POLO銷了30303臺,致炫銷了12089臺,仍然差距很大。
問題出在哪里?難道兩車的產(chǎn)品力差距真有這么大嗎?我覺得問題出在供給側,即廣汽豐田對致炫的定位、發(fā)展,認識上不清,行動上不力。
不妨從我本人的選車體會說起。我一度想買一輛個人用車和家庭用車兼顧的精品小車,但遍尋市場而不可得。
新POLO是小車,也算精品吧,但后排空間太小,只能短乘,無法遠行,不能個人用車和家庭用車兼顧。致炫也是小車,可貴的是后排空間不小,能個人用車和家庭用車兼顧,但又不是精品。
完全符合條件只有高爾夫。雖說高爾夫已經(jīng)是緊湊型的車,但長度、軸距都偏短,整體顯小而內(nèi)部空間不錯。其實,光看外表的尺寸,標致308S應該更符合我的要求,跟高爾夫同樣的車長,軸距也僅差1.7厘米,但后排實際乘坐下來比高爾夫差了不少,無法滿足長途乘坐的需求。
論外形,論空間,論內(nèi)飾,論精致,高爾夫都是我喜歡的,應該是不二之選,但是它的動力搭配令我躊躇了:1.6+6AT,放心,但動力差,跟我現(xiàn)在的車一樣,1.4T+7DSG,動力強,但7DSG讓人不放心,雖說出問題的只是很小的部分,可似乎也不是小概率事件,我實在不想賭這個人品,也不愿意今后一直要為變速箱這樣的大件擔憂,所以高爾夫也不得不放棄。
眾所周知,自從上一代的雅力士以高價、精品鎩羽后,廣汽豐田對新致炫就放棄了做精品的打算,加大了空間,減弱了動力,把價格也定進了7萬以內(nèi)。作為糾上一代之偏,這么做是需要的,銷量也比雅力士好多了。但如此定位,廣汽豐田又犯了走另一個極端的毛病,沒有看到市場的發(fā)展、用車環(huán)境的變化、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刻舟求劍,甘于懶政。
現(xiàn)在用車環(huán)境是,城市擁堵厲害,小車好開好停,很多家庭買第二輛、第三輛車,對空間要求降低,對配置要求提高,一句話,逼格要求在提升。放棄精品路線,也就是放棄了日益增長的這一部分用戶。
所以,從供給側的角度來看,致炫的產(chǎn)品線需要延長。而延長致炫產(chǎn)品線,對廣汽豐田來說,又是易如反掌的。在目前的車企中,恐怕沒有哪一家擁有比豐田更多的技術資源。致炫為什么不能進一步推出kroos版呢?用現(xiàn)成的1.8+CVT的動力組合,稍微升高一點底盤(致炫的底盤原就不低),內(nèi)飾再精致一點,把致炫變成一款動力好、空間大、內(nèi)飾精的車,豈不可以大大提高它的產(chǎn)品力?
在kroos版的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出休旅版,用以適應越來越多的自駕游的需求,適應中老年客戶的自駕需求。致炫的先天條件真是非常好,身形看起來小而空間一點也不小,但廣汽豐田卻沒有做好這款車,甚至可以說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先天條件。
廣汽豐田,加強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了。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